不如屏風樓般悶熱,只留下陽光與微風的舒適;
沒有千篇一律的品牌店,卻保留著不少舊式老舖。
華富邨由入伙至今經歷近半世紀的時光,伴隨着兩三代街坊成長。
就如上海華富理髮公司、華富冰室、已在此屹立數十年。
歲月無聲消逝,他們見證了昔日的華富光景,亦見盡高低起跌人情冷暖。
「公屋」是香港重要的房屋特色,香港人的集體回憶。
歷史較長的屋邨,積累了豐富的香港故事,
由歲月點滴描繪出獨特的邨內文化。
就如曾經的秀茂坪邨,每幢大廈上的大型數目字充滿代表性,
到了晚上每每有小販推車在樓下擺賣;
牛頭角邨有令居民難忘的茶餐廳和小食、田灣邨的天台小學等……
可是,時間巨輪一直向前,
「舊區」和「重建」一直都是如影隨形的好朋友:
政府宣佈分階段重建擁有四十七年歷史的『平民豪宅』華富邨。
推土機來臨當日,便是街坊們告別之時。
發展是否硬道理?無論如何,香港人只好把集體回憶藏於心中……